查看原文
其他

野猪在游泳,野猪过马路,野猪妈妈带着宝宝遛弯儿,见到野猪要跑吗?

肖琪 中国环境 2021-12-11

南京玄武湖里野猪在游泳,安徽宣城郎溪的202省道上一群野猪过马路,而在湖北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内,也有野猪妈妈带着猪崽宝宝遛弯儿。一时间,多地都出现过野猪现身的新闻,它们既出现在乡村田野,也走进城市公园,仿佛下一个见到野猪的人就会是我。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野猪会出现在城市里?见到它,我该跑吗?


为了见到野猪时心里不慌,我专门请教了宋大昭老师。他来自于做野生动物保护的民间机构猫盟CFCA。这几年,猫盟CFCA一直在山西和顺尝试缓解野猪所带来的人兽冲突问题。用他的话说,“我一年能见到野猪十几次,习惯了。”


宋大昭供图


果然见过大场面,他肯定能告诉我,该不该跑。

 

为什么野猪越来越多?

近年来,人们在城市里越来越多地发现了野生动物的身影,上海的貉和小灵猫,广东省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公园拍到的欧亚水獭,北京横穿马路的黄鼬等等。但是在全国各地都有出现,吸引更多人注意的,恐怕就是野猪了。地域范围如此广,出现频率如此高,又这么“吸睛”,这是为什么?


野猪脚印 宋大昭供图


“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现在生态保护加强,导致野生动物种群的数量开始增长。一个还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不太够,种群变多以后就要往外扩散。”宋大昭表示。比如今年经常有野猪出没的南京,以及这个城市所在的华东地区的丘陵地带,属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过去有豺狼虎豹等大型食肉动物,但现在这些大型食肉动物都变少了,野猪少了天敌,加上其繁殖能力和适应性都很强,种群数量就增长得很快。


而野猪又因为体型比较大,一旦跑出来,会给人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看到一头野猪跟看到一只野兔子,人们受到惊吓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宋大昭解释道。


野猪的生存能力到底有多强?它们又爱吃什么?


作为食性复杂丰富的动物,野猪很容易在野外环境中存活下来。无论是山地、草原、戈壁、湿地还是灌丛、雨林,除了极其干旱的沙漠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带,野猪可以适应自己所能到达的各种环境。


一只雌性野猪一年能繁殖两次,一胎能生4-12只小猪。它们喜欢集群活动,一个猪群可能包括好几只繁殖的母猪,这就保证了种群数量几乎不会下降,在没有天敌制约时每年种群数量可以增加150%。


它还是典型的食草有蹄类,植物占据食物的90%,嫩叶、坚果、浆果、草叶和草根都包括在内。农田里种植的玉米和土豆对于它而言,就像可口的小点心。不过它们也有不爱吃的,比如中草药。


没有了豺狼虎豹等大型食肉动物的捕食,不挑食也不挑地的野猪就很容易变得越来越多。

 

野猪泛滥的结论科学吗?

村头老张家的土豆地又被野猪拱了,土豆苗都被连根拔起,还有没吃完的小土豆裸露在外面,这一幕有可能发生在山西和顺,也有可能发生在四川北川。


被野猪拱过的地面 宋大昭供图


现在,野猪频繁出没、毁坏庄稼地,给人一种泛滥成灾的印象,但这一结论科学吗?


“实际上野猪泛滥成灾的结论不能轻易下。”宋大昭表示,“各地应该做野猪的本底调查,搞清楚它们为什么不在山上待着而往山下跑,是不是山里吃的不够了或者栖息地不够了,这些是我们需要搞清楚的。”


在这方面一些地方有过尝试。2020年,黄山市林业局委托安徽师范大学相关课题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野猪种群数量及兽类资源多样性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项目团队运用野外不同区域定点布设的红外相机抓取数据,同时使用气体分子碰撞率模型等方式,估算出黄山市野猪总数量在19961~28509头,其密度为1-3只/km²不等。


实际上,一平方公里能承载10只还是20只野猪,怎么样才算超过了环境的承载量,在没有一个明确标准的前提下说泛滥成灾了,显然不够科学。然而一个既定的事实是,野猪确实对农田的庄稼形成了破坏。


所以有一些地方开始进行野猪致害的综合试点防控工作。比如四川的青川、朝天、北川、通江等4县。同样,河北、山西、福建、江西、广东、陕西等6省也出台了相关文件。


如果环境真的承载不了这么多野猪,又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是可以考虑捕杀。但是捕杀的前提是得知道到底有多少数量,捕杀多少是合适的,如果全部捕杀了,对于生态系统而言也是一种破坏。“这是一个科学的决策过程。” 宋大昭表示,“不过还有一些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野猪对农田的入侵,我们在和顺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如在农田周围放置告警的灯或喇叭,拉围栏、弱电网,都可以有效防御野猪对庄稼的破坏。 

 

见到野猪,要跑吗?

野猪出现在城市里,往往会给人群造成一定程度的惊吓,或多或少也会让人觉得有一丝安全隐忧。


“实际上,这还是因为我们见到的太少了,没有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大家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跟野生动物打交道,这是典型的自然缺失症。”宋大昭建议,“政府应该主动做一些指南性的工作,比如看到野猪应该怎么处理才是正确的。首先不要害怕,其次可以打电话找相关部门求助。野猪主动伤人的可能性是很小的。看到野猪不要围观也不要惊慌,因为你惊慌容易引起野猪惊慌,野猪惊慌了就看哪都危险,然后就会横冲直撞,危险往往是这么来的。”


以今年火遍全国的云南大象北迁为例,实际上政府一直都在做类似的事情,引导村民合理应对。“云南人都知道碰到了大象要躲开,不能上去围观,不能惊吓到它们,也会放一些食物,把它们引开。因为知道它可能会对人产生伤害,政府就给出非常好的市民指南,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中,也知道该怎么去应对。”宋大昭举例。


实际上,野猪是森林的原居民,是与森林关系非常密切的最常见的大型兽类,是东北虎、远东豹等大型肉食性动物喜欢的猎物,也是森林的耕耘者和掘土能手。它们是适应不同环境的典型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能力。


有研究人员在长白山红松阔叶林内,对不同年份的野猪取食挖掘地中生长的紫椴、红松、水曲柳、色木槭和蒙古栎等主要树种的更新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野猪对长白山红松阔叶林主要树种的更新具有一定促进作用。野猪挖掘和翻动泥土的过程,一方面可以使种子与地面充分接触,另一方面,取食种子后的粪便排泄也起到了传播种子的作用。无干扰的对照地与野猪取食地之间的森林更新数量差了三倍之多。


野猪还是森林里面的“清道夫”,它会吃掉一些动物的尸体,起到促进生态循环的作用。


不仅如此,野猪对其它动物也提供着一些帮助。原来,野猪在冬季取食时会清理厚厚的雪层,那么暴露出来的地面就能给一些鸟类提供可食的种子、昆虫。其他动物如狍子、马鹿及小型哺乳动物也更方便取食。


图源:千图网


比如冬季的长白山森林雪深可达40厘米~60厘米,这个时候野猪靠它们强有力的身体,在雪地上开出通道,这些通道为其他邻居们创造了行动的便利,如紫貂、黄鼬、青鼬、狍子等,都会利用野猪踏出的道路,在雪地上轻松移动。


任何一种动物跟其他环境因素都是息息相关、环环相扣的,野猪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它们来了,我们不能一跑了之。






坚持“三化”原则 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拓展和深化“无废城市”建设


新晋“最年轻院士”竟然是生态环境领域“大牛”,他的学生说他是个完美主义者


国务院常务会确定的2000亿元来了!这批再贷款能怎么用?


瑞典将主办2022年世界环境日



来源:中国环境

原标题:《野猪来了,别跑》

编辑:周亚楠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版权声明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微信、中国环境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系电话:010-67175015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